Powered by www.300.cn

copyright©2018  Suzhou Baoxing Wire and Cable Co., Ltd.

BAOHING WIRE AND CABLE CO., LTD.

>
>
以“工匠精神”为先导,戮力创新,精益求精

以“工匠精神”为先导,戮力创新,精益求精

  --苏州宝兴着力“精工”建设,培育“工匠精神”,打造企业新面貌
 
  自2016年3月5日首次写入《政府工作报告》,“工匠精神”成为名副其实的高频词。概括起来工匠精神可以分为四个方面:精益求精、持之以恒、爱岗敬业、守正创新。它是新时期发展企业管理新理念,创造劳动新风尚,助力制造业升级的重要指导精神。以“工匠精神”为先导,苏州宝兴提出了以“精工”建设为主导的新的企业发展模式,戮力创新,精益求精,全面助力企业新升级。
  何为“精工”?工业领域的精工,指基于对产品需求的深刻理解,从材料学、物理学、美学等多角度出发,采用最恰当的、符合产品规律的、先进的制造工艺,制作出精美的产品。精工代表着中国制造的发展方向,在不久的将来,中国制造的产品绝不再仅仅意味着廉价和血汗,它将是精致的、富有文化气息的、富有感情的、绿色环保的艺术品。宝兴作为制造业里的一份子,有必要向“精工”的标准看齐,以“精工”的标准要求自己,将自己的产品打造的更加精致、更富有科技气息的、更加环保、更加美观。为此公司在生产管理制度、培训晋升体制及公司文化建设等多方位入手,全面推进以打造“精工”为目标的晋升管理模式,建立起符合层次要求、激励共进、精益求精的新型车间管理制度和产线员工管理模式。
  宝兴是如何进行精工建设的呢?概括起来主要从市场环境、激励制度、文化氛围、教育培训等四个方面着力。  
  在当前市场环境下一位优秀的工人是不可多得的稀缺资源,他们往往能够完成别人不想做、不敢做却十分重要的工作;凝聚起一个富有激情和活力的生产团队;在创新中改进工艺流程,极大提升了生产效率,增加了企业利润。宝兴为此制定出了合理的甄选和竞争策略,吸引和招揽市场上的优秀工人加入,以优越的条件和待遇让他们成为宝兴生产一线的优势资源。
  激励是企业保留人才的重要手段。宝兴对于具备工匠精神的一线员工,无论其供职于什么部门,是何工种,都应给予相应的激励和支持。通过晋升机制,分层次,多领域的利用评级激励,同时配合合理而优越的物质激励体制,不仅可以激发员工的自主提升的欲望,同时也是吸引人才的有利宣传策略,同时能够全面激发企业产线的生命力和创造力。
  宝兴在公司范围内营造崇尚劳动、崇尚技能,尊重生产一线劳动者的劳动,尊敬优秀工作者的企业文化氛围。对于公司关键岗位的技能人才提升其待遇、使其有较高的收入及更好的发展通道;同时公司以制度的形式鼓励创新,对于在自己岗位上有创新及发明创造的,以荣誉证书的形式进行表彰,达到一定条件的申请国家专利。同时要在公司范围内营造对“十年磨一剑”精神的认可,杜绝一线生产中急功近利,追求“短平快”,早出成果、多出成果,重数量、轻质量的现象。
  每一项好的制度的贯彻实施,都离不开一套成熟的、完善的、充满活力的教育培训体系。宝兴精工的培育,是根据不同工位的职业技能、职业素养、职业理念的不同层次要求,有针对性地培育和塑造。首先要通过加大职业培训力度、开展现代学徒制、深化“传帮带”等企业内部技术传承机制,夯实产出精工的人力基础;其次通过制度顶层设计,转变在培训工作中存在的“重装备、轻技工,重学历、轻能力,重理论、轻操作”的观念,形成培育德才兼备、能者居之的培训、晋升机制。
  “精工”建设是一种深层次从制度到文化的全方面的工作,需要在长期的实践和磨砺中,不断的去改进和完善。是在企业通过价值激励中逐渐形成,同时通过文化教育、思想培育、舆论滋养等手段发展成为先进的企业文化和职工文化,使工匠精神融汇其中,成为引领制造业全面升级的风向标。
  附:2017年下半年“精工”推进日程表